近年来,延边州大力实施“基地稳参、工业强参、科技活参、质量立参、市场兴参”五大工程,通过推广人参种植科技化、推进园区建设规范化,强化品牌效应,创新市场销售体系,推动人参加工生产不断向“深”突破,促进交易量持续攀升。
今年1月至7月,延边州人参二产加工业累计实现产值36.37亿元,同比增长10.75%,“接二连三”为人参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日前,位于和龙市头道镇大阳沟的大阳参业林下参种植基地,在绿意葱茏间,随处可见成片的三品叶、四品叶甚至年头更久的人参。大山深处的森林之中,规模化的林下参种植,让这里遍地生“金”。
“我们种植基地面积780公顷,已开发面积600公顷。其中,林下山参种植面积500公顷,林下灵芝种植面积约100公顷。”延边大阳参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公司抢抓有利机遇,坚持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细化、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持续加大产业研发力度,山参蜜片、超微参粉、参芝茶等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将“药食同源”落实得丰富多彩,推动了人参等林下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今年,研发的野参芝口服液和冻干粉等产品已进入小试阶段。
从传统种植到全株开发精深加工,如今的延边人参产业实现了从原料销售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转型升级,成为群众致富和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同样,在安图经济开发区医药食品产业园的璟参堂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自动化流水线上的产品包装罐几经流转,在经过加料、传送、封口等工序后,一罐罐人参类产品固体饮料便生产完成。
“目前,我们日产各类产品4000盒左右,全年能达到100万盒,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广州、大连等地,并出口东南亚国家。”该公司总经理陈祥军说,受安图县优质的长白山人参资源所吸引,公司于2024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人参类产品固体饮料、灵芝孢子粉、代用茶等4条食品生产线,主要生产野山参粉、野山参颗粒、灵芝孢子粉等,并于同年8月正式投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今年,公司研发的红参咖啡预计年底前完成产品定型试生产。
在延边,如璟参堂有限公司一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深化“人参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不在少数。为推进产业集群化与链条整合,延边州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擎”作用引领全链整合,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融合发展。以延吉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典范,加快推进“四园区一基地”项目建设进程,促进人参精深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借鉴敦化润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行的“土壤改良+农户承包+统一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模式,积极发挥二产工业经济杠杆撬动作用,逐步完善“种植—研发—加工—检测—销售”一体化链条延伸。
与此同时,延边州不断加大助企服务力度,实时调度跟进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培育、市场拓展、品牌策划、企业家培训、技术成果对接转化以及融资服务对接等系列活动,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影响生产经营和扩能升级瓶颈问题。扎实有序推进“智改数转”“专精特新”等企业培育与一对一指导服务工作,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让企业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张伟国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