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优化营商环境纪实
“以前变更信息要跑税务、社保等多个部门,现在实行‘一网通办’后,三五分钟就能打印证照,如果不会操作还能打电话咨询,别提有多方便了!”9月11日,在辽源政务服务中心1楼,吉林大药房辽源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张蕊熟练地操作着政务系统,对这里的服务连声称赞。
企业办事效率提升的背后是辽源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亮点。
近两年,辽源市紧紧围绕“抓产业、抓项目、抓环境、服务企业”工作主线,坚定不移地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坚持在“营商”细节中“赢商”,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连续5年在全省民营企业评议政府服务活动中获评最好地区之一,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监测排名第4名。
辽源市龙山区宇鸿雁商贸行的负责人王德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身处异地,却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个转企”登记。“谈下这个客户不容易,特别担心因为个体工商户的身份丢掉订单,没想到我在异地还能通过电脑上传材料、视频确认,成功办理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的业务!”王德明在顺利拿到新企业营业执照和一般纳税人认定通知后高兴地在征纳互动平台反馈道,“最令我惊喜的是,个体工商户的成立日期、税号都保持不变,现在发票能正常开,与客户的合作也很顺利,效率实在是超出预期!”
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辽源税务部门为其完成清税核查、变更登记、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等关键涉税流程,并将他的相关材料传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步推进“个转企”登记。
几年来,辽源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民营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放开市场准入条件、提升政务服务质效、规范行政监管执法,敢于以超常规举措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坚持“雪中送炭”“雨中打伞”,真正做到“无事不扰,难时出手”。
眼下,嘉利达(辽源)明胶有限公司续建扩建年产6500吨明胶生产线项目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企业负责人说,项目顺利投产极大得益于辽源对企业生产要素方面的服务保障,比如蒸汽价格的下调就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轻装上阵。公司行政经理李宏莹说:“蒸汽价格下调后,企业每年节省了200万元。辽源的营商环境非常到位、非常暖心,我们对企业在辽源的发展充满信心。”
为了不断提升城市投资吸引力,辽源市进一步加强水、电、气、热、土地等要素供给,最大限度为企业降本增效。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引进绿电,每度电价为0.45元,节省约0.6元,极大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提升园区投资吸引力。深化“两找一服务”工程,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农民工招聘等专场招聘活动120场,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举办招聘活动49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1万余个。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协同服务、“自选式”联合验收,为110个项目的260项审批事项,提供全程领办协办服务。
与此同时,辽源着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成本低廉的市场环境,不断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将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压缩至半小时以内,为新开办企业推送开办“大礼包”,免费提供“四枚公章”,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累计为企业节省资金约547万元,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1.7%,实有经营主体94836户。
走进辽源政务服务中心,宽敞整洁的环境让人倍感舒心,一系列现代化政务设备一应俱全,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为了营造全新的政务服务体验,辽源高标准建设了1.2万平方米的新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原6个分厅的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目前,全市99%的政务服务事项已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全程网办率达85%以上。推行“续证提醒”“帮办代办”服务,电话提醒471户企业到期续证,主动送证上门182次。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市委、市政府领导安排调度“小切口”举措,除不动产二手房转移登记1小时极简办外,选取月均4000余件的老年卡办理和800余件购房惠民补贴等高频事项,即将上线“吉事办”,解决了仅能线下办理的问题,依托数据共享查询取消了老年卡年检,预计每年将减少老年人跑动3万余人次;购房惠民补贴将契税补贴等6种情形按照“购房补贴一件事”纳入“吉事办”网办平台,未来将实现网上一次提交、补贴叠加申报的便捷办理。
从线下“只进一门”到线上“一网通办”,从要素保障到法治护航,辽源市正以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优,既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也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与温暖。(赵蓓蓓 庞智源 姜雨佳)